眭姓起源分布与家谱家族

眭姓起源分布与家谱家族

眭姓典载主源有一,赵国有大夫被封于眭邑,其后有眭氏。而民间族谱多有不同考证,一说为白狄肥国君绵皋之后,二说为避难改姓,虽于史无征,但录此备考。

历史上「眭」字往往与「睦」「睢」等形近字混淆而导致讹误。如眭豫、眭自强、眭元进,在各种史籍中有被讹作睦豫、睦自强、睢元进者。

在钦定四库全书本《北齐书·卷四十五·列传第三十七·文苑·颜之推·眭豫传》中眭豫被记作睦豫;眭自强,在清武英殿本《明史·卷二百五十七·列传第一百四十五·张凤翼传》中,被记作睦自强。

又《后汉书·卷七十四上·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·袁绍·上》中,在原文「操自將步騎五千人,夜往攻破瓊等,悉斬之。」处有夹注,引用《曹瞒传》「斩督将睢元进等」,宋绍兴本中在该处校注:集解引惠栋说,谓「睢」当作「 眭 」,即眭固也,今据改。

可见眭、睦、睢三字经常被混淆。23魔方数据库里亦有实证:山西晋中及河南新乡眭(睢)氏家族。

西汉有鲁国蕃县人眭弘(字孟,又称眭孟),为符节令,以讲授《春秋》而闻名;

东汉末有眭元进(籍贯待考),为冀州牧袁绍督将,又有蓟州人眭固,河北起义军黑山军首领之一;

西晋时有赵郡高邑人眭迈,为东海王司马越的军谋掾,其子邃,十六国后燕时官至中书令,其孙夸,为北魏著名逸士,有高名;

北齐有眭豫,任员外散骑常侍、兼祠部郎中,其族人眭仲让,官至尚书左丞;

五代时有眭匡符(后改名眭昭符),亦为赵州高邑人,南唐时出任常州刺史,后被奉为江苏丹阳眭氏始迁祖;

明代则有眭自强(籍贯待考),初为宁夏守备,后升为都司佥书、管临洮总兵坐营事、加游击将军,又迁为神机二营参将;又有镇江丹阳人眭明永,任华亭教谕;

清代有眭金城(籍贯待考),为左宗棠部将,官至拟保副将衔花翎参将,等等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