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方志于都」你知道于都原来为什么叫“雩都”吗?

「方志于都」你知道于都原来为什么叫“雩都”吗?

【注释】:

①引:文体名。大略如序而稍为简短。②春祈秋赛:旧时乡社迷信活动。乡村一般在春社后祭祀田神 (神农),祈求风调雨顺。到秋社农事完毕后,陈酒食以酬田神,相与饮酒作乐,欢庆丰收。③田祖:神名。《诗》:“琴瑟击鼓,以御田祖。”《周礼注》:“田祖,始耕田者,谓神农是也。祖者,始也。始教造田,谓之田祖。先为稼穑,谓之先啬,神其农业,谓之神农。名殊而实同也。”这里指神农氏。④蜡 (zhà乍又读chà岔)神:周几代十二月祭百神之称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蜡也者,索也。岁十二月,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。”⑤旅:旅次,次序。《仪礼·燕礼》:“宾以旅酬于西阶上。”郑玄注:“旅,序也,以次序为卿大夫饮酒。”⑥拟:比拟;类似。⑦跻 (jī绩)堂称觥 (ɡōnɡ宫):登堂称赞祝贺。跻,登;上升。觥,古代酒器。⑧干霄:挺立云霄,形容山之高峻。⑨雩(yú于):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。《左传·桓公五年》:“龙见而雩。”服虔注:“谓四月昏,龙星体见,万物始盛,待雨而大,故雩祭以求雨也。”相传雩山为古代祭神求雨之

名山。⑩祈报:向神祈祷和报德的祭祀活动。⑪舆:本谓车箱,因即指车,后转义为轿子。⑫巫祝:旧时用占卜、祝祷等迷信方法为人祈福禳灾,叫 “巫祝”。⑬子贡:春秋时卫国人。端木氏,名赐。孔子学生,善于辞令。曾言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,过也人皆见之;更也人皆仰之。”经商于曹、鲁间,富至千金。并参与政治活动,历仕鲁、卫。聘问各国,与诸侯 “分庭抗礼”。⑭孕奇毓秀:培育和产生出才貌奇特出众的人才。孕,孕育。毓,孕育;产生。秀,才貌出众的人。⑮丰穰 (xiānɡ襄):庄稼丰收。穰,丰熟;兴旺。⑯象:现象;表现;象征。⑰直:通 “值”。当;正逢;碰上。⑱题金襄事:捐献钱财,襄助其事。题金,捐奉钱物。襄,协助,相助。

【译文】

雩山下祭祀田神的文章

古人祭祀与农田相关的事,一般在春社后祭祀田神(神农),祈求风调雨顺;秋社农事完毕后,陈列酒食酬劳田神,欢庆丰收。迎接田神或者祭祀腊神时,民众都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。天上乌云聚集后便会下雨,雨水滋润庄稼成长。行云布雨是山川自然形成的。对山川的祭祀,主要由诸侯举行。然而,从大夫(古代官阶)的次序以后就超越本分了,普通民众可想而知了。自从先王的礼被废掉后,后代民间便凭着自我意识去祭祀,祭祀的神已经不可查清楚了。但是山川的神灵都是实实在在对老百姓有功德的,他们得到祭祀是应该的。对山川的祭祀,诸侯主持便显尊贵,这也是诸侯必须做的,而类似侯诸的人是不能做的。古代那些为百姓做了好事的诸侯,也会得到百姓的称赞祝贺。百姓也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。这样诸侯便会得到民心。祭祀山川的事,也含有称赞祝贺的意思,和主持祭祀的诸侯不同,也没有超越本分,但是符合“义”道可以去做,这就是祈雨。我的家乡往北四十里,有挺立云霄的高山,因为祈祷求雨很灵验,因此被称作“雩”山,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。本县也用这个“雩”来做县名。所以说雩山的神奇,历史悠久啊。在雩山脚下有座庙,山脚处地名叫金溪。自从宋代淳熙年当地祭祀活动正式开始后必定通宵达旦。流传到民间,便形成了一种习俗。每十年必定更新庙里的轿子,悬挂旗帜,载歌载舞,奏唱乐曲以祭祀田神。南方的习俗崇尚用占卜、祝祷等方法为人祈福禳灾。孔子弟子子贡说:“一个国家中常常不可避免的有好像发了疯的人,其实他们不是真疯,而是在供奉(祭祀)神灵,不能一概而论。”培育和产生出才貌奇特出众的人才,让百姓之中有优秀的人。神灵的德行隐藏不见,但是能帮助行云布雨,并让庄稼丰收。神灵的功德显现在表象,不能够不报答这份功德。按照“义”道是可以去做的,但是情感方面却有困难。从神灵功德显现在表象来说,积攒了十年才举行报答活动,崇拜神灵的人知道不能够节俭对待。明年壬申年又到了祭祀神灵的时间,主管这件事的是上罗村人。村民担忧过分节俭不能够充分表达人对神灵的情感,将要去富裕人家拜访请求他们捐献财物协助办好事。我想说一些劝话,因此写下这篇简短的小文。

(整理:谢霖灿 供稿:于都县志办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安史之乱的真相,安禄山为什么要起兵叛乱?
abefd365bet娱乐场

安史之乱的真相,安禄山为什么要起兵叛乱?

06-30 阅读 443
百合网简介
365彩票娱乐平台

百合网简介

07-01 阅读 4598